日前,《黑龙江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关于命名2022年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的决定》发布,命名全省40个地区和单位为2022年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我区三家单位获此殊荣,分别是卧牛吐达斡尔族镇、区税务局、梅里斯街道办事处,让我们一起了解这些示范单位的故事。
聚融合力量 谋区域发展高质量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卧牛吐样板”沃野之势,蕴养共生共融之魂,农耕之美,成就同心共圆之道。近年来,卧牛吐达斡尔族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团结带领全镇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实现了卧牛吐达斡尔族镇经济发展大跨越、各族群众大团结、文化文明大进步、人民生活大跃升、生态环境大改善、作风效能大变革,共同谱写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壮丽篇章。
聚融合之力 同下“一盘棋”卧牛吐达斡尔族镇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原则,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的目标、任务、标准和政策,细化到镇、实化到村。建立了定期开会研究、专题听取汇报、专题督促检查的工作机制,深入推进“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充分利用新闻媒介,在全镇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传播民族团结进步好声音。依托党建民俗展馆、红石榴广场等阵地常态化开展宣讲活动,通过“红石榴”宣讲小分队对中小学生、各族群众讲述各民族大团结的典型人物和生动事迹,深刻感悟蕴含其中的家国情怀、民族情怀、人民情怀。
卧牛吐达斡尔族镇将“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思想润物无声地融入村民生活,不断营造浓厚氛围。开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活动,搭建平台,推动“五个认同”“三个离不开”思想深入人心。结合“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和建党101周年,开展慰问老党员、民族团结进步暨十星级文明户评选、爱心义诊、诵读古书等专题活动10余次。组织镇村篮球赛、环境整治、彩绘文化墙等群众参与性活动30余次,展现新时代各族群众的风采,激励机关干部及广大群众做好新时代民族团结的守护者、传承者、践行者。
卧牛吐达斡尔族镇不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由省民宗委下派挂职干部担任主讲师,率领红石榴宣讲小分队成员多次到光达希望小学和卧牛吐达斡尔族学校进行民族团结知识讲解,常态化开展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扣好民族团结进步“第一粒扣子”,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种子深埋青少年心中。与新疆、内蒙古等省内外民族文艺爱好者建立交流合作机制,与本土文艺爱好者共同创作了《心愿》等四首歌曲,编排《打冬网》等舞蹈,丰富了群众业余文化生活。《达斡尔族人民载歌载舞奔小康》被央视网、新华社等多家主流媒体进行了广泛报道,额尔门沁村村民年夜饭更是在央视新闻中报道。
卧牛吐达斡尔族镇积极发展特色产业,推动各民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共同奋斗。立足资源禀赋,积极发展经济产业,成立酱菜加工厂、农家酱厂,注册特色产品品牌,重点打造“云”电商服务站,涵盖临近4个乡镇的特色农产品5大类共计36个品种,运用“直播带货”等手段打开销售渠道,拓宽农民群众增收路径。发挥额尔门沁嫩江第一岛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完善道路硬化、安装路灯、村内沿线景观带等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在原有两栋传统民宿的基础上,修建8幢民宿为游客提供舒适的住宿环境。
卧牛吐达斡尔族镇不断健全为民服务机制,为各族群众营造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良好氛围,按照“一张网”管理到底的原则,以村为单元,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覆盖全镇33个综合网格和15个专属网格,将惠民便民服务、各民族文化交流等工作事项纳入网格工作范畴,把管理与服务落到实处。成立“红石榴”矛盾纠纷化解小分队,积极参与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妥善解决一些群众性问题,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13件,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屯,保障民族工作扎实开展。
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如今的卧牛吐,处处都能看到融合发展之花,经济发展活力迸发,和谐稳定物阜民丰,民族团结籽籽同心……各族群众感恩奋进,同心协力建设好家乡,共同绘就魅力卧牛吐新画卷,让融合发展之花开得更加绚丽多彩。
融合之美,挂在卧牛吐达斡尔族镇各族人民绽放的笑脸上;融合之美,写在卧牛吐达斡尔族镇高质量发展的成就上;融合之美,刻在卧牛吐达斡尔族镇实干奋斗的实践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