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达斡尔语中,“眼仁”一词与“纸偶”一词语音相同,均称为哈尼卡。据达斡尔族传说,在每个人的眼仁中都有一个小人形,如果没有“它”,人就什么也看不见了。因为纸偶也是一种小人形,两词语义相近,所以借用了“眼仁”这个词来称谓这种纸偶。一种是纯粹用纸制作的;一种是用纸、布、蛋壳等制作的,纯粹用纸制作的分素、彩色两种,其一是白纸剪影的头饰、面部不绘五官的做法是其世代传承的。根据男女老幼不同的哈尼卡配不同的达斡尔族传统服饰,形象生动逼真,特色鲜明。达斡尔族小姑娘每人都有十来个到几十个“哈尼卡”。玩“哈尼卡”时,可以一个人玩,但有几个人一起玩才更有意思。她们在炕上摆出各自的“哈尼卡”,每个女孩摆弄组成一个家庭游戏时,还要用纸做一些简易的屋子、院落、炕、柜子、灶台等,然后按照事先约定的程序开始一天的生活。日常生活的每一个事件都可以用小小的纸偶来加以表现,她的童年生活就是在哈尼卡的陪伴下愉快地度过的。她们根据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安排“哈尼卡”一家老小的日常生活,孩子们动手动脑,有说有笑,“哈尼卡”在她们的手中“活”了起来。玩“哈尼卡”既是一种孩子们自娱的游戏活动,又从中培养了心灵手巧、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感。不仅如此,达斡尔族哈尼卡民间艺术,在达斡尔族人心目中占有重要地位,被认为是达斡尔族人聪慧才智的充分体现,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含量,是达斡尔族人生活历史的一个缩影。“哈尼卡”剪纸是达斡尔族具有代表性的民间文化,具有很高的保护、审美、传承价值。
我区卧牛吐学校的焦双是一名美术教师,爱好美工设计很多方面都是无师自通的,这与她从小接触哈尼卡密不可分。去年,焦老师在校领导的帮助下在学校里开展哈尼卡传统剪纸技艺教学活动。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是一种艺术的熏陶。对民族艺术的传承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地 址:卧牛吐镇卧牛吐学校
联系人:焦双
电 话:13836206022
微信号:13339522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