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 委
区人大
区政府
区政协
今天是: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首 页
领导之窗
民族风情
政府信息公开
服务三农
民族旅游
办事服务
梅 区 概 况
民 族 活 动
历 史 沿 革
文 化 艺 术
人 物 介 绍
体 育 活 动
民 族 饮 食
民 族 节 日
民 族 服 饰
图说梅里斯
民族节日
齐齐哈尔的民俗年味——达斡尔族阿聂节
部门:
信息员:
xxzx-sg
联系电话:
更新时间:
2020-12-10
达斡尔族是嫩江流域文明的最早开发者,梅里斯是齐齐哈尔城的发源地,和齐齐哈尔市的发展史紧密相联,“齐齐哈尔”作为城市名就是达斡尔族语的音译,“风刮卜奎”的传说流传至今。达斡尔族神话传说、民间故事、说唱“乌钦”、民族歌舞扎恩达勒和哈库麦勒,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哈拉新村和达斡尔族风情生态园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雅尔塞镇被国家7部委评为全国重点镇,以“风情达斡尔、魅力新达乡”为主题的民族文化旅游品牌绽放出璀璨的光芒。
要说起齐齐哈尔当地少数民族的重大节日,不得不提达斡尔族的“阿聂节”。“阿聂节”即达斡尔的春节,是达斡尔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每逢节日来临,人们便停止劳作,张贴年画和对联,准备手把肉等各种美味佳肴,并走亲访友,开展各种娱乐活动。他们称除夕为“布图”,是封闭、完成之意。一年过去了,“三十”夜里该封闭了,一年的事情在最后一天就该全部完成了。除夕的早晨,家家户户清扫庭院,张贴年画及对联,准备敬赠亲朋长者的礼物,并在大门口正前方垒起一大堆干牛马粪饼,并祭祖、扫墓。傍晚,燃起牛粪堆,使整个屯子笼罩在暮霭与温暖之中。老年人把大块熟肉、白面馍、饺子等投进火堆,祝福人畜安康,五谷丰登,认为烟火越旺,燃烧时间越长,越是象征着迎来的是兴旺之年,日子越红火,所以都尽量把自家的牛粪堆高大些。有些地方在除夕的下午讲究吃牛羊肉和牛羊头蹄。入夜,门前悬挂灯笼,个别人家还摆放冰灯。家里每间房内都要点灯,每个神位前都要燃香烛。除夕之夜有祭祖的传统,不设牌位,于屋外西侧掬土插香,面西叩拜。祭献给祖先的酒、奶皮、点心等,由老人摆放。除夕夜全家须向长辈叩头辞旧岁,接着到同一血缘氏族(“莫昆”)的亲戚家拜年,从最长者起,都得拜到。
午夜一过,新年开始,聚在一起的人还得再拜一次,给长辈请安、敬烟、磕头。整个除夕之夜欢声笑语,通宵达旦。初一凌晨,当日天亮前全家起床,向长辈敬酒叩头,接受老人的祝词。吃完带汤的迎春水饺,穿上新衣,本莫昆男女聚在一起由年长者带领,按辈分高低依次到各家拜年(男人们便纷纷离家,成群结伙地至村里及外村去向长辈拜年请安,然后男女老少,逐户互拜。)。然后进行各种娱乐活动。过初五后再去外屯拜年。到外村拜年不能在日出之后。客人一进门,先去揭主人家的锅盖,抢吃家家都备有的蒸糕,夸奖谁家的糕最甜,就是赞美谁家最善良。节期,妇女们要赠礼品,把最好的烟叶、奶皮、糕点、冻肉等分包包装好,送给老人、亲友。姑娘们要把自己绣的荷包悄悄在舞会上赠给意中人。
从初一至初五,有些地方是整个正月里,妇女不得动针线,免得一年受累。节期不许哭闹及大声呵斥,否则不吉。初五一过,青少年开始打“贝阔”(曲棍球),夜间化妆后玩模仿仙鹤的游戏,小孩玩狍子踝骨,老人听史诗吟唱,妇女们跳“鲁日格勒”歌舞,还有其他许多文体娱乐活动,一直热闹到正月十五。
达斡尔族俗称正月十六为“黑灰日”。清晨,老人先在未起床的儿女脑门上抹一点锅底黑灰,青年们彼此争着向对方脸上涂抹黑灰,意为避邪免灾、预祝来年丰收和幸福。认为这一天谁不把脸抹黑,这一年就不吉利。
讷河市
依安县
克山县
克东县
富裕县
龙江县
泰来县
拜泉县
甘南县
龙沙区
建华区
铁锋区
碾子山区
富拉尔基区
昂昂溪区
网站地图
主办: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人民政府 承办:梅里斯达斡尔族区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信息中心 黑ICP备
07002003
号 黑公网安备:23020802000102
网站标识码:2302080001 网站邮箱:251737658@qq.com 联系方式0452-6561445